南田镇人大:乘“三聚”之势,擘画“伯温烧饼”发展新图景 | |||
|
|||
“伯温烧饼”是带有文化符号和乡愁记忆的乡土小吃。去年以来,南田镇政府大力发展民间传统小吃,聚焦打响“烧饼牌”来推动“伯温烧饼”产业化、品牌化。南田镇人大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助推“伯温烧饼”产业长效发展。 聚焦品牌建设弘扬名人文化。“‘伯温烧饼’来源于刘基-刘伯温的《烧饼歌》,寄托了我们对刘基先生的思念。”野舍民宿主黄琳琴正在店内向客人们介绍“伯温烧饼”的来历。刘伯温机智聪慧的形象已被众人所熟知,但“伯温烧饼”却无人问津。为切实帮助“伯温烧饼”走出知名度低、影响力小的困境,南田镇人大积极发挥宣传作用,通过对伯温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利用人大联络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平台,讲好伯温文化及烧饼的相关故事,齐心协力打响“伯温烧饼”品牌IP。自“伯温烧饼”品牌打响后,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据统计,目前南田镇“伯温烧饼”销售量从原先的近乎为0到如今的日售5000余个。 聚焦政策引流突出精准服务。通过多次调研,发现“伯温烧饼”销售渠道单一,只接受线下购买,且因烧饼保质期太短导致游客购买量下降。“伯温烧饼”保质期时间长短依据春夏秋冬的更迭有所不同,最长不超七日,刚出炉口味最佳,酥脆可口,但随时间增加烧饼口感度会逐渐下降。为延长“伯温烧饼”的保质期限,南田镇人大多次请示镇党委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设备更新、工艺创新等手段来延长烧饼出锅后的保鲜保质。考虑到“伯温烧饼”改进需要一定数量的厂房基地,南田镇人大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在南田开设“伯温烧饼”体验店及建设生产加工基地,规范化推进“伯温烧饼”产业化发展政策落地。 聚焦全民参与实现共同富裕。南田镇人大积极发挥引导、协调、解难、推介作用,并召开“伯温烧饼”专题研讨活动,邀请群众及文化、旅游、农业等部门参加,面对面交流讨论,向群众解读“一个烧饼、一个文化故事、一套品牌标识、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个指挥体系、一揽子政策、一个主题村落、一套经营模式”等“八个一”相关政策内容,鼓励更多的普通百姓加入生产、销售“伯温烧饼”的行列中。如今“烧饼师傅”的群体在慢慢扩大,吸引了一批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多元人才,其中也不乏“00后”新生代,他们赋予“伯温烧饼”更多的新时代元素和故事。大家众志成城,致力将“伯温烧饼”推广到更大市场,真正成为“伯温烧饼”的传播者、践行者、发扬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