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铃山镇人大:中心幼儿园开园,山乡孩子共享美好教育 | |||
|
|||
9月1日,新建成的铜铃山镇中心幼儿园迎来了第一批新生,身在山乡的孩子们也终于能在现代化、高品质的幼儿园里度过美好童年,接受优质教育。 镇人大代表、中心幼儿园园长刘瑞雪望向第一批36位幼儿学生,满脸笑容。幼儿园的顺利开园是她接续努力、持续建言和辛勤付出的成果。 初担重任,“女司机”踏上新征程 通往铜铃山镇的盘山公路,不时有满载着林木、毛竹或板材的货车经过,对新手驾驶员“挺不友好的”。但在拿到驾照的第二天,刘瑞雪就独自开车上了山。“坐公交车过来要一个半小时,而且班次太少,很不方便。”得知要上任文成县铜铃山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后,刘瑞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驾校报名。 铜铃山镇海拔高气温低,到了冬天则更冷,常常是山脚下雨、山腰飘雪,山顶已白茫茫一片。早前,镇上没有幼儿园,最近也要去山脚下的西坑镇,大约半小时车程。当地人心疼孩子,就在西坑镇或县城租了房子,慢慢地,举家都住了出去。为推进教育工作优质均衡发展,也为还留山区乡镇的幼儿解决入园难题,2019年,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通过了一批幼儿园新建项目为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铜铃山镇中心幼儿园也在项目名单上。项目预计2021年9月投用,刘瑞雪被任命为幼儿园的园长。 建言助力,新愚公搬走“拦路石” 刚接手铜铃山镇中心幼儿园时,前任园长带她到附近一处山头,“挖掘机开山、铲车平土、土方车转运,幼儿园的一个桩子都还没打下,半座山头已经被移平了”。 铜铃山镇林地广袤,平地却很少,房子几乎都是移山开建的,幼儿园的施工难度远超预期,也让幼儿园建设进度远远滞后。2021年9月,按预定计划招收的学生将迎不到新学期的“开园”。 刘瑞雪忧心于这一现状,发动镇区的其他代表共同深入调研,并在镇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铜铃山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发展的建议》。 建议引起高度重视,铜铃山镇人大根据项目进度制定了全过程的监督方案。在项目设计、建设的过程中,组织代表以不定期、不定点、不通知的形式开展监督工作,并举行了现场问政活动,把镇区群众的心声和想法转化为优化工程、提升进度的力量。同时,镇政府提供了文化礼堂作为幼儿园临时用房帮助过渡,县教育局也迅速启动了幼儿园的装修设计等工作。 爱心浇筑,教育人成为“建筑家” 盼着幼儿园能早点竣工,也希望校舍的风格更加“儿童友好”,刘瑞雪决定参与到装修的全过程。 尽管有着10多年教龄,是教学科研保教等领域的“多面手”,但刘瑞雪在后勤管理上却是新手,连图纸都看不懂。一边向建筑工人讨教,一边捧着等级园建设标准“死磕”。慢慢地,她不仅能看懂施工图,还熟谙楼梯高度、扶手位置等细节要求,“现在我都能自己上手画图了”。 平日里,她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之便”,走村入户拜访家长,收集多方意见,同时融合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她希望铜铃山镇幼儿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能满足铜铃山的幼儿教学需求。 新园落成,不仅配备有独立入户门的专用隔离教室,还给食堂设计了两道安全消毒关卡。教室里,教学区、休息区、洗漱区、操作台等一应俱全,“像小朋友们的厕所,既进行了男女分区设计以保护隐私,又在中间较高位置开了一扇窗,方便老师管理”。 新园竣工已有一段时间,刘瑞雪还是会来到当初那个山头,眺望着崭新的校舍、多彩的外墙、平整的操场,自豪着不负人民教师和人大代表的双重使命,将幼儿园从有到优,慢慢变成村民心里期盼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