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绍超代表的述职报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朋友们: 我于2007年被选为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自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我重视学习和调研,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做好代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 重视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履职水平 作为市人大代表,我充满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选之初,我就想:怎样才能为群众代言,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对此,我很重视学习,一是自觉学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二是参加培训。我两次参加了市人大举办的人大代表培训班,带着如何当好人大代表、如何履行代表职责等问题,认真听取、学习、思考。并于2010年5月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全省示范性基层侨联干部培训班学习。三是向代表学习。虚心向其它代表请教,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通过多方位的学习,我对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履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认真依法行使职权,积极为人民群众代言 人大代表行使权利,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当代表以来,我围绕为人民群众代言,围绕服务侨乡发展、服务文成区域发展,广泛听取和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依法行使代表职权。 一是深入调研,掌握真实民意。经常登门入户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获取第一手资料,紧密结合侨联工作实际,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积极参加会议,认真行使代表权力。积极参加了每次人代会,认真听取、专心审议各项报告。大会召开前,我多次走访群众,了解各方面意见建议,精心做好各方面准备。当选市代表以来,共领衔提出建议36件。所提建议中,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是:1、“要求市政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四年对玉泉溪治理污水每年扶持130万元,同时给玉壶镇大型垃圾车和两部小型垃圾车等;2、“要求对营朱公路的拓宽和改建的建议”,争取了50万元将上林的公路危桥给予修建;3、“要求市政府对欠发达中心镇配备消防器械资金投入的建议”,这个建议一直带到省,到去年冬县财政出一半,玉壶镇政府出50万元,现在已买来新的消防车,对玉壶片防灾、减灾起到很大的作用。4、“要求加快筹建各中心镇公办幼儿园的建议”,收到很大的效果,市、县、镇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幼儿教育这个民生大事,玉壶幼儿园下半年有望投入使用。5、“要求市政府对贫困山区文化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的建议”,去年市文化部门投入玉壶镇文化站资金50万元,很快就要动工建造。6、关于要求撤销文成六个乡镇偷渡重点控制区的建议,县、市、省公安部门十分重视,现在公安部门已发文件,摘掉了文成六个乡镇的偷渡帽子,现在办理护照再不要什么归侨来担保和分管乡镇长签字等延误审批时间,对此情况我们侨乡反响较好。因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我在人代会期间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县的侨务、教育、文化、交通道路、卫生、治安、生态等民生工程建设起到一些助推作用,其中“关于要求筹建玉壶中心幼儿园的建议”和“关于要求市政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还受到市侨联的高度肯定,被评为2008、2009年度全市侨界优秀建议案,本人同时荣获温州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等。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闭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活动,努力发挥代表作用。 三、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为人民群众办事 我认为,人大代表不应该是走访选民握握手,听听报告拍拍手,选举表决举举手,大会闭幕挥挥手的“四手”代表,而应是为人民鼓与呼,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全权代表。几年来,我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行代表职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走访、调查、接待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积极向上级反映,努力争取对有关问题的尽快解决。近年来,我一直担任玉壶镇侨联副主席,在侨联筹建华侨历史陈列室扩大到陈列馆期间,搜集华侨历史名人资料及新老图片1000多幅和摄影任务,特别是归侨接待工作,如日本大地震归侨等等的慰问及留守儿童的临时解决就读等。侨联工作是一项具有群众性、民间性、统战性和涉外性很强的重要工作,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相关权益的代言人。依法为侨,真情护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参政议政,拓展联谊,广交朋友,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目标,但没有工资,没有补贴,大家都说我“傻”。 总之,自担任市人大代表以来,本人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点成绩归根结底一句话,是市、县人大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在座的领导和朋友们支持帮助的结果。但是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所做的工作与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及时反映侨界心声,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加强自身建设,为建设 “宜游宜居”生态小康县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请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一如既往的给予支持、帮助。谢谢! 胡慧雷代表的述职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2009年1月在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上,我被补选为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近三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向县人大常委会作如下述职报告,请予评议。 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履职能力 为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发挥代表作用,我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不断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人大代表的业务知识。通过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周一夜学制度,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平时坚持做到时事新闻必看、政策法规必学、三级党报和《求是》杂志必读,与此同时,我认真学习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人大基本制度理论,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对如何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如何提出代表议案和建议,如何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等代表履职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系统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履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依法行使代表职权,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身为人大代表,我深知肩上的重担。为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我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大会活动,行使各项职权,履行各项职责。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领衔提出议案建议。在库周乡镇任职和做人大代表,保护好温州八百万人的大水缸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担当好库周十几万群众的代言人更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围绕库区环境保护、库周群众生产生活和库周发展等问题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调研,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掌握了翔实的数据,分析了存在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三年来,我先后领衔提交了《关于要求将飞云江支流珊溪坑小流域综合治理列入2009年库区环境整治项目的建议》、《关于强烈要求温州市水利枢纽管理局返回征而未用闲置土地的建议》、《关于要求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库周群众享受下山搬迁优惠政策的建议》等9个建议,同时与姜杰、朱应磊等代表联合调研撰写提出了《关于要求建造飞云江二级水源保护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议》等10个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市、县领导的重视,其中我领衔的《关于要求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库周群众享受下山搬迁优惠政策的建议》,引起了原市委书记邵占维同志的重视,并亲自到文成库周乡镇调研,事后市委常委会做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会议纪要,明确对库周群众给予每年2000万元的补助,用于库区困难群众下山搬迁、库区产业发展等。 二是认真审议报告,提出合理意见。认真审议报告积极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又一重要职责,在每年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我都积极发言,提出合理建议。如2010年,针对库区困难群众用电负担重的问题,在市十一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的代表团活动中,我据理提出,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当场拍板决定给予珊溪镇每年20万元用于库区困难群众用电问题;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秉承公平正义原则,敢于提出批评意见,直指其事、直究其过。例如:《温州市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水质考核、补偿资金额度中存在严重不合理的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向大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珊溪水库生态补偿水质考核机制的建议》,事后市环保局吸收了建议中“改变以往根据水环境功能区标准单一指标考核,转变为结合上年度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考核”的提议,修改了暂行办法,从2010年起制定的珊溪(赵山渡)水库主要支流交界断面增加(扣罚)补助方案根据新规定执行。 三是积极参加活动,提供决策依据。积极参加代表调研、视察和评议活动,认真撰写调研报告。近三年来,我无论平时工作多么繁忙,只要是人大代表活动,都积极参加,如2010年,随文成中心组调研生态旅游这一项目的发展情况,今年上半年参加了珊溪水库水源保护及污染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活动,通过听汇报、乡镇调研、座谈交流、外地考察等形式,深入了解这两项事关文成发展全局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市县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三、主动加强工作联系,切实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方百姓的代言人,更是一方水土的守护者与发展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尽最大的努力,是我工作的终极目标。一方面密切联系库周群众,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对库区群众集中反映的用电困难和沿江、沿路安全等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研,并形成了《关于要求给珊溪镇延续珊溪水库困难群众用电优惠政策的建议》、《关于要求为珊溪电厂至水库码头、珊溪水库施工桥至大坝公路增设钢制护栏的建议》等建议;另一方面积极联系部门,督促议案建议的落实,督促协调原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解决跨江大桥护栏和滨江大道护栏、困难群众电费等资金问题,同时协调市环保局对九溪电站环保审批等。 总之,近三年来,我虽然较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较好地履行了代表职责,但我个人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一是深入群众调研不够;二是加强学习不够;三是进言献策不够。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改进,按照市、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推进 “宜游宜居生态小康县” 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