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成县本级2009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摘要) | ||||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浙江省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局对2009年度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具体审计了县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具体组织的县本级2009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2个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和10个单位14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5个重点投资项目6个标段造价结算审计和4项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共查处违规金额1099.1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156.09万元,上缴财政586.13万元,核减工程造价331.25万元,提出审计建议31条,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7篇,上报审计信息40篇。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县本级全部政府性资金来源总额242584万元(财政性可用资金227268万元占93.69%,视同政府性资金708万元占0.29%,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608万元占6.02%);全部政府性资金支出163867万元,同比增加25997万元,增长18.86%;年末结余78717万元,同比增加15396万元,增长24.31%。 2009年度,全县财政总收入36893万元,同比增加2595万元,增长7.57%,其中上划中央“四税”10123万元,同比减少944万元,下降8.53%。 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77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4%,同比增加3539万元,增长15.23%;加上划中央“四税”返还收入2751万元、省财政一般补助26199万元、上年净结余4197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490万元,减上解支出80万元,当年可用资金60327万元;再加上年结转25432万元,省、市专项补助69160万元,共有财政资金154919万元。全县地方财政总支出10919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5.74%,同比增加22282万元,增长25.64%;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45728万元,其中:净结余433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41392万元。 县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67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9%,同比增加3204万元,增长14.26%;加上划中央“四税”返还收入2751万元、省财政一般补助26199万元、上年净结余3947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490万元,减当年补助下级财政支出10438万元、上解支出80万元,当年可用资金48546万元;再加上年结转24178万元,省、市专项补助67258万元,共有财政资金139977万元。县本级财政总支出9663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23%,同比增加20693万元,增长27.24%;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43346万元,其中:净结余411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39230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6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36%,同比增加6840万元,增长57.94%;加上省、市财政补助收入6725万元,上年结转5557万元;减调到一般预算收入490万元,共有政府性基金3043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2682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43%,同比增加6871万元,增长34.43%;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613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60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11%,同比增加3280万元,增长28.95%;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460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11%,同比增加3280万元,增长28.95%;收支平衡。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扭转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趋势,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拉动内需”和“惠民”的积极财政政策,综合运用预算、税收等政策杠杆,积极筹集政府性资金。2009年度,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比上年增长20.57%,全县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7.57%,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5.23%。 ——
强化财源控管,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在减收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强化财源控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77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4%,同比增加3539万元,增长15.2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6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36%,同比增加6840万元,增长57.9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60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11%,同比增加3280万元,增长28.95%。 ——优化财政结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财政支出规模继续扩大,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民生事业项目支出比重进一步提高。2009年度,全部政府性资金支出中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区等民生支出101314万元,占61.83%,同比增加14601万元,增长16.84%。 ——深化体制改革,财政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继续围绕“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预算管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2009年度部门预算覆盖率100%,预算内收入集中度68.13%,高于上年度5.6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口子数8个,比上年度减少41个,人均全部政府性资金可用财力6081元,同比增加990元、增长19.45%,人均全部政府性资金支出4366元,同比增加637元,增长18.25%。 从审计情况看,县本级2009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较好,但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违规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逐步解决。对审计查处的问题,我局依法作出了审计处理,部分问题已得到了纠正和改善,有些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 一、县财税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部分财政预算收支项目没有完成任务。2009年度,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的执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执行数5730.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89.89%。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执行中,其他支出执行数9596.7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60.90%。基金预算支出的执行中,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执行数37.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53.80%;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执行数388.6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88.33%;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执行数1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57.14%;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执行数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48.89%。 (二)
税收收入比重下降,非税收入减少。2009年度,地方税收收入15495万元,占全部政府性资金来源的6.39%,比2008年度下降0.19个百分点。按2008年度地方税收收入占全部政府性资金来源比重计算,地方税收收入相对减少467万元;县本级非税收入42258万元,同比减少2887万元,下降6.39%,占全部政府性资金来源的17.42%,比2008年度下降5.02个百分点。按2008年度县本级非税收入占全部政府性资金来源比重计算,县本级非税收入相对减少15445万元。 (三)部分预算收入没有及时入库。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收入493.39万元和2007年之前收缴的审计核减工程款4.97万元,至2009年末均留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未上缴国库。 (四)部分财政资金没有及时征收。2009年末,县地方税务局应征未征税费678.59万元,其中:税收349.15万元、其他收入329.44万元;至2010年4月底,应征未征大学镇县前街65号等7个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1353万元;至2010年5月10日,应征未征水资源费97.5万元。 (五)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不够均衡。县财政预算支出较集中于年末拨付,未能按预算和用款计划均衡拨款。2009年12月,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数29857万元,占全年执行数109191万元的27.3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数10196万元,占全年执行数26825万元的38.01%。 (六)部分财政资金未及时发挥效益。2009年末,县财政扶贫、造田造地、农业发展、大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森林生态效益等5个资金专户余额共计12007.83万元(包括历年存款利息126.37万元),其中本金:2007年以前拨入1369.93万元、2007年拨入1934.34万元、2008年拨入2397.54万元、2009年拨入6179.65万元。以上专项资金长时间闲置,没有很好地发挥效益。 (七)
财政出借资金规模较大。2009年末,县本级财政出借资金余额33283万元,比2008年末余额33142万元增加141万元,增长0.42%,其中:三年以上(含三年)6303万元,占18.94%;一年以上三年以下16576万元,占49.8%。目前,已经确定无法收回金额达860万元。 (八)县本级政府性债务负担重。2009年末,县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32186.45万元,当年综合可用财力151658万元、债务率为21.22%,当年还本付息额3727.24万元、偿债率为2.46%,低于浙江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债务率100%和偿债率15%的警戒线。但由于我县当年综合可用财力中,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仅为26770万元,综合可用财力主要来源是上级财政一般转移支付,我县政府性债务总体风险较大。同时,县本级政府负债率达到了9.58%,比上年度7.05%上升了2.53个百分点,接近10%的安全警戒线。另外,由于我县财政机动财力十分有限,还债能力低,存在着借新债还旧债情况。如2009年度偿还债务本金数2611万元,其中借新债还旧债1695万元,借新债还旧债率高达64.91%。 (九)县本级政府
未来三年
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文成县本级政府在未来三年应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共计24431.17万元,其中:2010年到期应偿还债务14321.17万元(本金13860.17万元、利息461万元)、2011年到期应偿还债务1332万元(本金1070万元、利息262万元)、2012年到期应偿还债务8778万元(本金8605万元、利息173万元),我县本级政府未来三年面临偿债压力。 (十)县本级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未能全面实行归口管理。由于借债主体较分散,没有整体借贷规划和还款计划,县本级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政府性债务风险动态的状况。二是大部分政府性债务收支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并报同级人大审批。三是至2010年3月底,县本级政府性负债尚未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
十一)银行账户清理有待加强。2009年末共有36个财政专户55项专项资金纳入国库科统一核算管理,资金规模达70740.72万元,财政支出基本实现“支出一个口子”管理。但同一性质或相似性质资金在多家银行开设账户或在一家银行开设多个账户的问题仍然存在,2009年末,县财政专户在银行开设的账户数仍有53个(包括代发户3个,同比减少1个)。比如基本建设资金专户在6家银行设立7个专用存款账户。多头开户造成资金管理分散,不利于财政资金调度。 二、部门单位财政收支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2009年同级审后至2010年6月,对县规划建设局和教育局2个部门的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对珊溪镇、里阳乡、平和乡和云湖乡等4个乡镇和县计生局、移民办、广播电视台、教育局、环保局、机关事务管理局6个部门单位,共14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从审计情况来看,这些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有待加强。存在的问题需要纠正和完善: (一)税费未按时申报、收取和解缴财政
。里阳、云湖2个乡已代扣个人所得税0.68万元未及时上缴国库;县教育局少扣少缴个人所得税12.79万元;县计生局应征未征社会抚养费248例,金额341.70万元;县广播电视台转播费等收入未申报缴纳有关税费1.12万元;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房租收入未申报缴纳有关税费9.08万元;平和乡少扣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1.28万元;云湖乡应收未收地震重建安居小区建房地基款3.44万元;珊溪镇17位亡故的低保对象补助金0.64万元和里阳乡已收取的社会扶养费7.12万元一直留存于政府,未上缴县财政。 (二)违规收费。县教育局无依据收取教师论文课题评审费、教师招聘选调考务费8.70万元,并直接用于评审费、命题费、招考评委和工作人员补贴、外地评委接送车费、接待费等支出8.23万元,结余0.47万元存于教育局内部科室,且收支全部未纳入县教育局财务统一核算;环保局在向排污企业征收县城污水处理费基础上再征收县城废水排污费12万元。 (三)违规支出,
超标准发放福利
。县计生局多报农村独生户、两女户考上本科4人奖励金3500元,除用于漏报程某考上本科奖励1000元外,其余2500元存放在财务人员郑某某处;县城乡规划设计所和建筑设计室超标准发放冷饮费1.83万元;县广播电视台违规上交市广播电视学会考核奖励金48万元用于转发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奖励,并以宣传费名义违规上交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费27万元;县移民办超额列支实施管理费64.63万元;平和乡违规发放18位乡干部生态乡工作补贴2.20万元;云湖乡超额发放乡干部139市级富民攻坚奖金1万元。 (四)
收支未入账。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平和乡将新河小区扶贫迁村25间地基转让费收入73.15万元未入帐,直接用于项目地基补助、征地借款利息及工程预付、乡政府费用、垫付村民计划外生育应交社会抚养费等52.35万元,白条抵现金库存12.65万元,现金结余8.15万元。2009年,里阳乡第二期扶贫迁村项目收支未入帐,而转移到垟外村和垟底村核算,其中垟外村村委会收取地基押金61万元,同年支出测绘费、土地补偿等费用25.74万元;垟底村村委会收取地基押金28.6万元,同年支出审批、测绘等费用20.11万元。 (五)
移用、占用专项资金。县计生局将计生免费技术服务费4万元拨给计生指导站作办公经费;县教育局将四项工程资金用于教师招聘补贴、接待费等支出5.50万元;县环保局将30万元生态及排污专项资金用于弥补日常公用经费;县移民办将房租收入19.20万元直接纳入行政经费账户核算,没缴入移民专项资金;云湖乡在征兵、森林生态效益管护专项经费中列支公用经费2.85万元。 (六)专项资金未及时下拨使用。县教育局2006年及以前年度转入专项资金76.30万元、2007年收回各学校基建工程结算多余款47.76万元;里阳乡2007年以前发生专项资金余额73.84万元;县环保局2008年及以前年度转入排污及生态专项资金余额766.96万元、省市下达整治项目90万元;珊溪镇2008年及以前年度转入专项资金1985.79万元,云湖乡2008年及以前年度转入专项资金804.90万元;县计生局2005至2008年补助珊溪镇和东溪乡项目建设经费结余8.54万元;平和乡2009年3月底应拨未拨专项资金50.19万元;县水利局和南田、二源、双桂3个乡镇至2009年末结余365万元水利建设资金;上述专项资金均未及时下拨安排使用。 (七)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被审计的12个部门单位中有5个单位存在往来款未及时清理,共涉及应收款余额1982.96万元、应付款余额1997.62万元。其中:县移民办2003年10月以前发生的其他应收款2.97万元、应付款515.11万元至2008年5月末清理;县教育局2006年以前发生的应收款197.57万元和应付款33.28万元、勤工俭学办公室2006年前发生的应收款147.15万元和应付款432.46万元,至2008年末未清理;县规划建设局2006年及以前年度发生转入的暂付款39.73万元至2009年6月末未清理;县机关事务管理局2007年度以前发生的个人及单位借款3.55万元至2009年11月末未收回;平和乡于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暂付扶贫迁村点建设资金39.5万元,垫付给大垟口农家乐开办费2.5万元,至2010年6月尚未收回。 (八)部分补助款未发放或发放时间过长。黄坦镇政府2005年的独生子女费至2007年9月才发放完毕、2006和2007年度的独生子女费至2009年8月仍未发放完毕。县教育局尚有2007至2008年度职业教育助学金52.53万元和2006至2007年度教育营养券2.13万元未发放到位;县移民办2000年5月至2003年8月尚有5.69万元移民保险费未予以发放。 (九)政策宣传、执行不到位。经审计调查问卷,在80名被调查对象中表示对我县计划生育六大奖励扶助政策了解的仅占30.36%;免征排污费的对象,县环保局未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部分环保违法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查处,如对6家未经审批擅自正式投入生产或违反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的企业单位进行了罚款和责令停止生产处罚,但企业被处罚后仍在经营生产。 (十)会计
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云湖乡存在部分记账凭证编制不完整、无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不全、装订不及时、记账凭证之间的原始凭证相互调换装订、账账、账表不相符等不规范的现象,甚至乡康庄工程指挥部自2004年开户以来,一直未设账核算,至2010年4月审计开始,才编制了记账凭证和流水账式的总账。 2008年末,珊溪镇政府暂存款账户达257户计余额3244.03万元、暂付款账户达126户计余额890.12万元,且长期挂账,未清理。2005至2008年度,珊溪镇城镇卫生费的收取和开票由同一人担任,收取城镇卫生费40.47万元,镇城管中队未建立健全收费统计台账资料,致使无法核对卫生费应收情况。 县移民办在1997年3月至2000年8月间用收款收据收取移民地梁款、集资建房款和宅基地差价款,由于对应收、已收的移民地梁款、集资建房款未建立相应的业务台账资料,并且将部分应收建房款、地梁款与移民补偿费作抵销,按抵销后的差额入账,收取宅基地差价有的在移民集资建房款中核算,有的在移民地梁款中核算,利息收入作为移民集资建房款收入,造成应收、已收、欠收的移民集资建房款、移民地梁款情况无法核实。 (十一)个别乡镇
超规定范围和限额使用现金。平和乡分别用现金预付造地工程款40万元;云湖乡用现金预付石岭至叶山等康庄公路工程款150.24万元,直接汇款至个人户头(非合同当事方)工程款32.5万元。 (十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平和乡政府办公楼加层维修支出27.26万元,云湖乡购置电视机、打印机、电冰箱等共计3.85万元,均未登记固定资产账。 (十三)往年个别存在问题没有整改到位。在2005年度珊溪镇和里阳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要求珊溪镇坦岐桥改造工程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收回干部集资联建宿舍楼欠款18.14万元和里阳乡收回多付工程款0.69万元。但至2009年11月珊溪镇仅收回0.84万元宿舍楼欠款,坦岐桥改造工程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里阳乡多付的工程款至今没收回。 三、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09年下半年以来,对我县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凤溪花园职工住宅楼工程等5个建设项目进行了造价结算审计;抽审了县环保局等10个单位的政府性投资项目。送审金额5782.57万元,审定金额5451.32万元,核减工程造价331 (一)施工单位多报工程量。审计的6个标段 (二)工程项目超工期、进度缓慢。
(三)违规出包工程。平和乡新河小区扶贫迁村点38.71万元地基平整工程;县规划建设局体育场路至徐村7.99万元路灯工程和县前街至建设路桥头路段8.43万元路灯工程;云湖乡“东海明珠”及后靠移民培训中心10万元建设工程;公阳乡白石村、公阳村饮用水工程。以上工程均通过直接或协议出包,未实行小额工程招投标程序。 (四)配套资金未及时到位。对南田、二源、双桂3个乡镇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抽查发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县乡配套和村自筹资金实际到位率普遍较低。如南田大水桥、二源东山和安塘3个水库保安工程项目总投资1465.82万元,要求地方相应配套或自筹401.53万元,截至今年5月,省市已拨款到位689万元,但只有南田大水桥和安塘2个水库保安工程配套了65万元资金,二源东山水库保安工程项目尚无自筹配套资金。双桂乡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于2007年11月立项,项目总投资550万元,需自筹解决180万元,截至2010年4月,实际到位资金中省市拨款175万元,无地方配套资金。 (六)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个别扶贫迁村项目管理混乱。经抽查发现,南田大水桥水库、二源安塘水库、二源东山水库3个保安工程项目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都未约定合同工期、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县移民办12个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工程量预算标底由施工单位或业主自行编制,并有6个工程由无资质的个人承包施工。平和乡将新河小区扶贫迁村工程采取乡政府与平和村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联合开发,乡政府占60%股份,平和村占40%股份,扶贫迁村项目财务由原乡政府出纳员兼农经会计郑某负责,经费收支未建账核算且管理混乱。 (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部分项目由于前期地质勘测、设计不完善,进行二次变更设计,需追加投资。如南田大水桥水库保安工程,于2006年1月先委托福建省闽东工程勘察院勘察、设计,并由苍南县水利水电工程公司中标承建,合同总金额为270.25万元。但开工后发现设计地质与实际开挖地质出入很大,无法按原设计方案施工,于2008年6月,重新委托景宁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勘察和变更设计,项目总投资也从原来的476万元增加到702万元。截至2010年4月底,项目总支出398万元,工程期限和投资额均严重超出原设计时限与额度。又如双桂乡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于2007年12月委托平阳县水利水电设计所勘察设计,因政策处理和设计不完善等原因,截至2010年4月底,该工程没有进入实质性施工建设阶段。 (八)个别项目投资效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世行贷款项目文成县小九溪水电站改建工程于2006年1月经市水利局批准,工程动态总投资1477.40万元,计划工期16个月,还贷期16.36年,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7.25%(计税),回收期15年,财务净现值为13.57万元。由于项目实施过程工期延长,建设单位预计该工程于2010年10月才能完工并投入机组试运行,期间经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追加投资概算1070.29万元,概算调整率达72.44%,增加了投资成本。经测算,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606万度,年收入282万元,年支出306.54万元,其中:经营成本(年运行费用)101.15万元,税金及附加费23.91万元,还本金利息181.48万元,年经营亏损24.54万元。从测算结果看,该项目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投资效益目标,而且偿还本金及利息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四、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情况 从2009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实施了社会保险基金、技术监督局预算外经费收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盐业有限公司经营绩效等四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 (一)文成县2008年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项审计情况。调查表明,我县不断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实行了“五费合征”,进一步加强对各项社保基金的的监督管理,落实各项保险待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努力构筑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社保基金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1.
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与责任书目标仍有差距。2008年末,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为7.6个月;2009年6月末支付能力虽提高到10.1个月,但距县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的2009年底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达到18.01个月的目标仍差7.91个月。 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大。2008年末,文成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累计记账余额8359万元,已经做实金额445.5万元,个人账户空账7913.5万元,占个人账户累计记账余额的94.67%。 3.
业务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有待改进。一是社保业务与地税业务信息系统没有联网,有关业务数据不能共享,造成社保与地税系统部分业务数据不一致。如根据社保业务信息系统自动产生的数据统计,2008年度文成县238个单位应缴社会保险基金1583.05万元,实收社会保险基金31.59万元,欠缴社会保险基金1551.46万元,至2009年7月底未征收入库;而核对县地税业务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发现,2008年度文成县238个单位已有224个单位自行申报缴纳社保基金3185.91万元,14个单位未申报缴纳社保基金,两份业务数据差异很大。二是社保业务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配置不齐全,存在安全隐患。如社保中心信息系统防雷击、停电应急、自动备份设备等物理安全保护设施和异地适时灾难备份中心等数据安全保护配置不齐全,存在安全隐患。 4.
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尚有漏洞。一是部分参保人同一天在多家医院就诊。经重点抽查2008年度10位参保人医疗费用支付报销单发现,都存在同一天在多家医院普通门诊现象;二是部分特殊人员普通门诊用药较为异常。经重点抽查9位参保人2008年度在文成县口腔医院医保门诊部就诊用药情况发现,有8位参保人存在重复用药、超量用药。例如参保人赵某某在一年内共配24粒包装阿莫西林108盒和24粒包装阿莫灵胶囊7盒,合计2760粒,该药用量为每天6粒,可连续服用460天;三是部分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报销单附件不齐全。经抽查发现,2008年度存在部分支付报销单只附门诊收费收据,没有用药的名称、规格和数量等明细单,也没有诊疗处方。 (二)文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至2008年度预算外经费收支专项审计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至2008年度预算外经费收支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会计处理基本符合会计法、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能够认真做好本部门预算外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及对罚没款物的管理工作。但预算外支出中人员支出占的比重较大。2007至2008年度,文成县财政下达文成县计量检定测试所预算外经费中人员预算经费为5.38万元,而计量检定测试所实际在预算外经费中列支人员工资福利支出12.15万元,超预算支出6.77万元,占同期预算外经费支出19.31万元的62.91%。 (三)文成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专项审计情况。我县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始于2008年9月1日,并于2010年1月将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未成年人医疗保险三险合并为文成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我局对2008年至2009年度我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为: 1.
重复参保,多头报销医疗费用。2008年文成县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中有1281人同时参加文成县新农合医保,2009年有城镇居民12人和城镇职工3167人同时参加文成县新农合医保,造成各级财政重复补助45.22万元。2008至2009年度有75人,先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医保中心报销了封顶线内的医疗费用152.27万元,将封顶线外医疗费用又在卫生局新农合处报销,多报销医疗费用51.07万元。 2.
部分保险费未及时转入城居医疗保险基金。2008年至2009年,589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7.18万元至审计日尚存在文成县财政基本医疗保险专户,未转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账账户 3.
医保业务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设备配置不齐全,存在安全隐患。不仅社保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新建立的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中心的信息系统也缺少防雷、停电应急、自动备份等安全保护设备,安全隐患比较严重。 4.
医疗保险信息公开制度执行没到位。经调查发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的收支情况尚未向社会公布。同时对556名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发现,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公开情况满意的为146人占26.26%、一般的为365人占65.65%、不满意的为45人占8.09%。 5.
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处方不符合规定。经对珊溪中心卫生院等5家定点医疗机构2010年3月前手工实时结报的普通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发现5家卫生院门诊发票及处方未标示甲、乙、丙药品分类;3家卫生院存在拆分处方现象,拆分处方总共161份,金额9749.72元;2家卫生院有7份处方将滋补品纳入报销范围计472.40元。 6.
医疗保险IC磁卡尚未全面发放。县卫生局从2009年4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分期分批更新发放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个人账户IC磁卡,至2010年5月30日止已发放16万张,占参保人员24.09万人的66.42%,还有8.09万人的IC磁卡未发放。 7.
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经审查,发现文成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城居医疗费支出的记账凭证附件仅附转账单和医疗报销支付清单汇总表,其医疗费核定单、药费发票及药费清单等原始凭证没有按记账凭证编号顺序进行装订归档;部分卫生院开具没有药费清单的发票也没有附病历。 (四)文成盐业有限公司2009年度经营绩效专项审计情况。2010年3至4月,根据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我局对文成县盐业有限公司2009年度经营绩效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在审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 1.
部分零售店未办理食盐零售许可证、未及时年检。经随机抽查10家食盐零售店,发现有4家食盐零售店未办理食盐零售许可证。经随机抽查6家已取得食盐零售许可证的食盐零售店发现,6家食盐零售店2009年度食盐零售许可证截至2010年4月均未进行年检。 2.
擅自分包食用精制盐。经调查发现,文成县盐业有限公司未经审批将50公斤加碘精制盐分包为10公斤的加碘精制盐进行出售,原50公斤加碘精制盐的含税销价为1.058元/公斤,现10公斤的加碘精制盐的含税销价为1.40元/公斤,食盐的销售价格每公斤提高了0.375元。 3.
无碘食用盐销售点少,品种单一。经调查,文成县无碘食用盐销售点仅为文成县益加益商场和人本超市有限公司,品种仅为蓝海星健康平衡盐,各乡镇均未设其他销售点;并且有82%的被调查消费者表示不知道去哪里购买无碘盐。 4.
部分碘盐不合格。2009年度,经文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机对288户居民的碘盐使用情况检测发现,合格碘盐260份,占调查对象的90.28%;不合格碘盐17份,占调查对象的5.90%;非碘盐11份,占调查对象的3.82%。 5.
食盐知识宣传不到位。2009年度,据文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88名学生碘健康教育情况抽样测试结果反映,中小学生的碘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平均分为52分。同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消费者对食盐知识了解不多,如对食盐与其他非食用盐的区别表示完全不知道的消费者占36%、对食盐为什么要加碘表示完全不知道的消费者占37%、对未加碘食盐需凭卫生部门证明购买表示完全不知道的消费者占68%、对真假碘盐的识别方法表示完全不知道的消费者占58%。 五、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县财税部门要切实加强税源培植工作,加大各项税款的征收力度,确保各项税费、基金及时足额入库;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确保预算资金均衡高效运行;研究对各项专项资金和借款的清理、整合和调配制度,及时发挥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强化全部政府性资产监管,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管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增量债务,防范财政潜在风险。 (二)县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干部财经政策学习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政策执行能力;提高部门乡镇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真实、合法、准确、及时地核算经济业务和编制财务报表;坚持专款专用原则,防止挪用滞留专项资金,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杜绝“明知故犯”“屡查屡犯”问题,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三)县有关部门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增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各部门单位要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度投资计划和项目初步设计审批,严肃项目概算、预算和决算制度;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监督力度,认真落实项目责任公开承诺制和《文成县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问责暂行办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控项目超工期;严格项目动态管理,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重视项目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及时办理项目的竣工决算。 (四)县财政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保险基金支撑能力,降低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风险;县有关部门要加快社会保障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确保社会保障业务数据安全;联通社保与地税和新农合的网络系统,堵塞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基金管理中的漏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