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社会治安工作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 ||||
|
||||
文成县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22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2008年7月31日文成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提出《对县人民政府关于社会治安工作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针对审议意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现将县政府落实该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治安工作,将其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来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落实责任。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08年县政府将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把创建“平安文成”, 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责任人。二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转变观念,建立责任明确、有效运行的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等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公众安全感测评机制、县城社会治安科学评估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反映与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各级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明确职能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综治工作责任,对涉及每一项工作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定期研究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真正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合力。 二、加强整治,严厉打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县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坚持严打整治不放松,始终保持对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盗窃、流氓恶势力、赌博等突出治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秩序总体良好。一是着力整治盗抢犯罪。针对我县盗窃案件多发的问题,组织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大大提升了打击盗抢犯罪的效能。1-11月份,共破获刑事案件371起,破案数同比上升了21%;共破获盗窃团伙10个,及时破获了巨屿工业园区特大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7.28”大地照相馆特大盗窃案件,系列盗窃摩托车、电动车案等一批重大盗窃案件,破获盗抢案件271起,破案数同比上升了72%,追缴赃款赃物价值达80多万元。二是着力打击流氓恶势力。针对县城持械斗殴案件时有发生的问题,从今年3月份开始组织开展“打流除恶”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流氓恶势力,及时侦破了县前街“1.11”持械斗殴案件、“9.29”持械斗殴案件等涉恶案件27起,打掉了涉恶团伙4个,打击处理涉恶人员86名,打击处理数与去年同比上升了五倍。三是着力查禁赌博活动。组织开展禁赌专项行动,对山头赌博和棋牌室、电子游戏厅、宾馆等场所涉赌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打掉了一批山头赌博窝点,取缔了一批涉赌场所,抓获了一大批赌博人员。1-11月份,共摧毁赌博窝点35个,其中较大规模的山头赌博窝点15个、棋牌室等场所赌博窝点10个,查处赌博案件51起,查处赌博人员350人,对组织赌博的为首分子一律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打击处理赌博人员数与去年同比增加了二倍。四是着力整治治安乱点。针对将大峃镇城南村、巨屿镇方前—穹口避震安置小区这两个区域治安秩序相对混乱的问题,将其确定为治安乱点进行挂牌整治,县政府组织了县委政法委、公安局及当地镇党委、政府及时进行重点整治,建立健全了治安管理长效机制,使这两个乱点的各类案件大幅度减少,治安秩序得到好转。五是着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组织开展治安大巡防工作,在县城组建了3支动态接处警小组,配备了视频监控巡逻车,加强重点时段的巡逻,提高了快速反应和打击现行犯罪的能力,进一步加强阵地控制,挤压了违法犯罪活动空间。12月份,县政府又下拨专项经费,招聘15名协警协助公安部门加强治安巡逻工作,通过严密防控,全县刑事发案保持稳中有降的良好态势。在全市社会治安状况“四色预警”(即绿、蓝、黄、红,分别代表良好、一般、较差、差)评定中,我县均为“绿色”,是全市社会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 三、加强监管,净化环境,为未成年人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我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较突出的问题,县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坚持打击和教育两手抓,在依法严厉打击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工作,加强监管,净化环境,努力为我县的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是抓好特殊青少年群体的预防教育工作。我们针对犯罪人员中途辍学者和后进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希望工程救助和对后进生的援助活动。今年2月,团县委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光明行活动,走访了全县15个偏远山区乡镇的残疾人、贫困生、特困户,及时了解、关心这些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发放2007年以来团县委筹集的爱心捐款3.4万余元及价值15万元的6000只节能灯,在严冬中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较好地解决了部分贫困未成年人的上学问题,保障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消除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二是加大对涉及青少年违法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县政府加大打击纵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法分子,把那些组织胁迫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的团伙头目作为打击重点,从重从快惩罚,形成震慑作用。三是加大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管理。县政府在加大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发挥依法处罚的特殊预防作用和对其他未成年人的警戒作用;对不够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训诫或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四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监管。县政府高度重视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制订出台了《2008年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实施方案》、《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机制》、《文化市场规范经营的有关通知》和《小网吧规范标准》等文件,重点开展了文化市场(网吧)百日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网吧、游艺、歌舞娱乐场所和音像制品市场的检查监督力度。全年出动检查人员600多人次,检查经营场所近700家次,查缴非法音像制品832张,非法出版物69册,立案20多起,罚款近万元,联合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取缔了一家“黑网吧”、3家无证电子游戏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全面推进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社会治安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性社会工程,必须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社会齐抓共管,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精神,结合文成实际,今年我县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一是加快综治工作中心和综治工作室建设。县政府根据全市“十一五”期间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目前,我县已完成31个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已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完成了对玉壶法庭、南田法庭的规范化建设,珊溪派出所的规范化建设正在进行中;69个省里规定要求进行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的村居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另有77个1000人以上的村居正在进行综治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快民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民安工程”建设,投入200多万元,在全县组建了1支专职巡防队伍和50支兼职群防群治队伍,建成了200个视频监控点,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三是增强基层基础工作。县公安局注重加强基层一线所队建设,继续推动警力下沉,在警力配置上继续向基层所队倾斜,进一步充实了基层警力;继续提高基层的待遇,将派出所民警的伙食补贴从每月100元增加到200元,并在评先评优、提干等方面向基层倾斜,使基层民警安心基层工作;继续加强基层单位的硬件建设,投入160多万元修缮了派出所的办公用房,为基层单位更新、充实了一批警务装备,提高了基层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四是加强基础业务工作。强化对流动人口、出租房、旅馆、网吧、边缘性行业等重点人员、场所部位的管理,全县暂住人口登记率等各项基础业务工作指标均达到上级标准,有效夯实了基础工作,提升了掌控社会治安的能力。 五、 加强管理,常抓不懈,进一步增强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为民理念 政法队伍是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工作的组织保障。因此,县政府一以贯之地抓好政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为民理念,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政法队伍。一是严格管理,培养良好作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干警的“执法为民”理念。严格管理队伍,及时发现和解决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做到关口前移、措施前置,有效预防了违纪违法。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建立了经常性普训、阶段性集训、年度性专训、大练兵比武和考核等一系列长效练兵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政法干警的教育培训,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履行职责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其中,县公安局在今年全市的公安系统业务大比武活动中成绩突出,多个单项名列前茅。三是规范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进一步完善执法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执法责任,严格执法监督,切实减少了执法问题,如县公安局新推出了《案件管辖内部职责分工规定》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执法工作责任,规范了执法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执法培训,提高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紧抓不懈,全年我县执法工作继续保持了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县公安局继去年被评为全省执法优秀单位后,今年经市公安局考核再次被推荐上报为全省执法优秀单位,并代表全市公安机关接受省公安厅的考核,现已通过考核。四是加强协调,提高执法合力。充分发挥县委政法委的作用,加强对各政法单位之间的科学协调,使公、检、法三家单位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既确保了规范执法,又增强了执法合力,有效打击了犯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