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成县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 报告 | |||||||||||||||||||||||||||||||||||||||||||||||||||||||||||||||||||||||||||||||||||||||||||||||||||||||||||||||||||||||||||||||||||||||||||||||||||||||||||||||||||||||||||||||||||||||||||||||||||
|
|||||||||||||||||||||||||||||||||||||||||||||||||||||||||||||||||||||||||||||||||||||||||||||||||||||||||||||||||||||||||||||||||||||||||||||||||||||||||||||||||||||||||||||||||||||||||||||||||||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我县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全县上下紧扣富民和强县两大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两创”战略,按照“好字优先、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着力抓好各项工作,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6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26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年度计划的4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计划的42.3%;第二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增长11.7%,完成计划的37.8%;第三产业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计划的5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9.7%,完成年计划的50.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7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年度计划的31.33%;财政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2.0%,完成计划的56.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1.5%,完成年度计划59.15%;农民人均纯收入2531.05元,同比增长14.5%,完成计划的54.9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112元,同比增长11.8%,完成计划的54.81%。经济运行主要态势和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生态农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23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年计划的41.76%。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作物稳定发展。水稻面积与上年同比下降0.1 %、大豆面积同比增长10%、玉米面积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同比增长3%。蔬菜6.28万亩,同比增加40%。二是茶果类发展形势较好。新增水果基地2200亩,总面积达6.22万亩;茶叶基地800亩,总面积达2.61万亩。三是畜牧业总体呈回升势头。受价格上涨的驱动,农民养殖积极性提高,上半年生猪出栏3.05万头;家禽出栏55.76万只,同比增长19.06%;家兔出栏58.87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肉类产量4005吨,同比增长1.23%。四是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积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实施“百龙工程”和“强龙工程”,至今我县涌现出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其中列为省级“百龙工程”企业1家,市级7家。全县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28家,有8个农产品分别获全国、省、市农博会金奖,有8个有机食品通过国家认证,拥有绿色食品7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4个。 (二)生态工业快速增长。1-6月,我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4.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4%,同比增长2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12亿元,同比增长28.5%,工业销售总额11.03亿元,同比增长30.5%。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引进企业发挥效益,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县1-6月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有三家,产值在5000-10000万元的企业有1家,产值在2000-5000万元的企业有10家,产值在1000-2000万元的企业有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8家。浙江名泰钢铁有限公司完成产值2.63亿元,同比增长84%,华鑫金属、鸿泰等2家企业产值增幅在100%以上,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实现新产品产值3284万元,同比增长32.6%。三是工业性投入同比增长较快。1-6月完成工业性投资11547万元,同比增长48%。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加快,百丈漈生态工业基地引进企业12家,5家企业进场施工,其中2家企业即将完工;巨屿二期已开工建设防洪堤工程;大峃樟山工业基地签署了道路工程建设合同,做好进场施工准备。 (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今年以来我县的第三产业成为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一是旅游经济增势强劲。1-6月全县旅游人数达到 64.05万人次,同比增长 22.9%,门票收入 253.73 万元,同比增长23.2%,实现旅游总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33.2%。我县旅游的3张名片已初现成效,乡村旅游持续红火,自驾游,生态休闲游和“农家乐”不断升温;旅游客源进一步扩展,部分外省以及台湾、欧洲等海外游客来文观光。二是交通运输邮电业稳步发展。上半年,邮政业务总量689万元,同比增长14.0%;电信业务总量5947万元,同比下降1.6%,全社会客运量247万人,旅客周转量1.40亿人公里,货运量38万吨,货物周转量2043万吨公里。三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1-6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9.7%。零售贸易额实现5.94亿元,同比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产值5406万元,同比增长37.1%。 (四)财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在全县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1-6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1.5%。6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60.41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3.34亿元,同比增长18.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07元,工业贷款 11566万元,私营企业贷款15868万元,分别增长108.96%、26.72%,金融机构对工商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
五)固定资产投
资
逐步回升。2008年计划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计划的31.33%,逐步扭转了前5个月投资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列入市重点的3个项目完成投资0.52亿元,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的46.8%。限额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56亿元,同比下降6.5%。“811”重点工程2008年计划投资 6.89 亿元,至6月底已经有12 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4亿元,完成计划的31.04%;38 个县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0.64亿元。1-6月已开工27个项目,完成总投资4.8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5.9%。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1-6月教育支出同比增长14.7%;城乡社区服务支出同期增加117.2%;医疗卫生支出同期增加275.9%。二是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明显。推进生态乡村和示范村、整治村建设,已选定西坑梧溪村和大洋村2个示范村,着手创建工作;50个整治村已开展整治工作,工程量已完成35%。努力加快“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目前已启动7个村的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4771人的吃水问题。三是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28805人,参保率达93.83%,全县农村享受低保政策的对象7915户10890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9.7%。四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实施“农民健康工程”,225122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并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五是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县中小学危旧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六是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县体育馆项目主体框架已完成,各乡镇文化站建设有序推进。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主要问题及趋势判断 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 (一)
农业经济发展存在脆弱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531元,增长14.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低于去年同期增幅。同时,农村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表现在:我县农村男性劳动力中75%左右外出,且多属青壮年,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幼弱势群体,许多山边田无法耕种,耕地抛荒问题突出。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形势较严峻。农业基础较薄弱,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仍是大头,效益较高的产业发展较慢。 (二)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
工业发展面临的矛盾较多。一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2008年1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造成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短期内化解劳动力成本增加难度较大。二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与去年年底相比,钢材、燃料、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升幅都在10%以上,钢材价格涨幅更是高达40%以上。6月下旬国内成品油价格全面提价,工业用电价格上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负担。以5月份工业用电量测算,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涨2.5分钱,我县工业企业每月将增加支出近80万元。三是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高,2007年以来央行先后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高,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使本来就是“老大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更加突出。四是工业增量趋势不足。上半年新投产企业不多,工业产值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前几年的工业投入。加上受工业基地建设滞后、土地政策限制等因素影响,新引进和落地的大项目较少,工业增量趋势明显不足。五是结构不合理。从总体看,重工业比重偏高。从重工业内部看,多数仍为高耗能产业。从产品结构看,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和最终产品的比重偏低。 (三)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严峻,项目后续力不足。2008年度安排投资计划的38个重点项目中,还有12个没有开工。特别是巨屿二期、樟山工业产业项目和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步伐较慢,与年初预期的效果相去甚远。项目建设进度的严重滞后,以及项目储备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和后劲。分析原因:一是项目前期工作薄弱。年度安排的投资计划,除续建项目,大部分项目要在年内做前期,导致项目开工难。二是受用地、资金、人才和政策处理等因素制约,造成项目建设进度不快。三是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生产性投入积极性受挫,加上工业基地建设滞后以及环境容量制约,提高了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四是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呈现供需双下行趋势,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数额都有明显下降,1-6月,房地产投资8452万元,同比下降36.8%。 (四)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市场培育问题。我县市场主体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中介组织薄弱,建筑业市场主体发展滞后,这种市场主体规模的差距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发展活力相对缺失,进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改革创新问题。在融资方面,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在项目建设和管理上,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三是发展基础问题。目前,我县在发展规划、发展平台、行政服务等基础工作上还比较薄弱,制约经济快速发展。 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物价持续上扬的情况下,加强调控是今后一个时期宏观政策的主基调,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县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机遇。从国际、国内和我县形势分析,基本可以作出两个方面的判断: 第一,外部经济环境稳中趋紧。从国际形势看,发展外部环境变化。美国经济增长率由2007年第三季度的4.9%下滑至今年一季度的0.9%,这意味着次贷危机已传导到实体经济领域,美国经济疲软拖累世界经济降温的趋势更加明显。从国内形势看,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首先,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由“两防”转为防过热、防通胀、防下滑,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陆续出台,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贷款总额度、严格二套房银行按揭贷款标准、继续下调出口退税率等。其次,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累计升幅超过20%,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第三,发展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银行加息、用地成本提高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上升压力。 第二,我县经济发展趋势仍然向好。虽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县经济发展的趋势依然健康:一是近年来招商选资、项目建设成效逐步显现,特别是汽摩配行业,在内忧外患下仍然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加上下半年巨屿二期工业基地对外招商,将有力支撑我县工业经济较快发展。二是旅游业发展形势趋好,随着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和旅游促销力度加大,我县旅游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银根紧缩的压力下,我县金融机构贷款仍有较大余地,民间资本较丰富。四是消费市场持续活跃,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7%,在投资和出口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消费将成为拉动我县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和措施 下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部署,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工作,脚踏实地抓落实,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一)破解要素制约,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压力。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受节能减排、资金紧张、供地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等多重压力。要认真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主动应对当前趋紧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着力破解用地难题,通过迁村腾地、土地整理等方式,最大限度满足项目用地需求,加快“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地步伐。尽快完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相关政策和制度,破解政策处理难题。同时要切实关注企业当前存在的用工短缺、成本大幅增加等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一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工业总量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从文成的实际出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巨屿二期、樟山、百丈漈三大工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工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整合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发展产业集群为方向,完善工业规划布局。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和推进层次。全面贯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刘基故里、百丈飞瀑、铜铃山等重点景区的深度开发,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不断壮大旅游产业。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促进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项目建设。要积极开展“破难题,促进度”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扭转固定资投资下滑现状。要认真研究我县项目建设和省政府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以及温州沿海产业带规划的对接,紧紧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挖掘、提炼、包装、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熟地招商,改变项目建设被动局面。千方百计抓项目推进,要通过制度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和督查机制,继续深化“承诺制”、“通报制”等制度,着力解决遇到的难题,确保项目按时建成。同时要全力抓好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年度目标完成。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而艰巨,要进一步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文成县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指标执行情况表
|
|||||||||||||||||||||||||||||||||||||||||||||||||||||||||||||||||||||||||||||||||||||||||||||||||||||||||||||||||||||||||||||||||||||||||||||||||||||||||||||||||||||||||||||||||||||||||||||||||||